首页

优美之家足网

时间:2025-05-25 01:22:58 作者:诗人聚抚州共论中国诗歌的文化特质与社会参与 浏览量:55032

  中新网抚州5月23日电 “中国诗人走进抚州·临川站——中国诗歌的文化特质与社会参与座谈会”日前在江西省抚州市举办。

座谈会现场。 中国诗歌学会供图

  根据安排,2025年全年,中国诗歌学会将以省会及地市(县)为主要举办地,在全国各地持续举办《中国诗歌的文化特质与社会参与》座谈会。座谈会将通过主题讲座、学术研讨、诗歌朗诵、创作分享、文化体验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推动诗歌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王山介绍了《中国诗歌的文化特质与社会参与》座谈会的背景和缘起。他表示,中国诗歌从写作到出版再到传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参与。中国诗歌历来具有热爱这片土地、歌颂这片土地的优良传统,学会也很愿意就一些诗歌理论问题进行专业研讨,这样的研讨应该与当下发生联系,诸如在当今时代如何从诗歌中汲取营养等很多问题,都值得大家在理论上结合实际进行深入探讨。

  中国诗歌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暨第九次常务理事会同期在抚州召开,宣布中国诗歌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拟于2026年1月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

  会长杨克回顾了过去一年中国诗歌学会在党建、诗歌创作与交流、会员服务、学术研究及“诗歌+”行动计划等方面取得的成果2024年新增会员652人,已有91位青年诗人加入学会大家庭。他强调,2025年,学会将团结广大诗歌工作者和爱好者,以更加开阔的胸怀和创新精神,共同谱写新时代诗歌的新篇章。

  据悉,嘉宾还共同为“新时代诗歌火炬传递行动-临川站”揭牌。(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习近平:我们要坚守初心,继续高举“上海精神”旗帜

规定要求,北京市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增加社会保障卡的业务应用功能,推进公共服务事项集成办理。在个人消费、社区服务等场景,探索应用社会保障卡,促进社会保障卡跨领域、跨行业集成应用。

2024年第六届中日韩聂卫平杯围棋大师赛收官 胡耀宇夺冠

香港有限合伙基金协会创会会长江竞竞认为,随着特区政府继续推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强化国际资产管理和私募基金中心的措施,包括进一步优化基金及单一家族办公室税务宽减的政策,香港的LPF将会变得更具吸引力。在实现注册数量突破的同时,我们相信LPF也将进入下一步高质量发展阶段。

深圳邮局海关在转运货物中查获海洛因1565.6克

涠洲岛位于北纬21度国际滨海黄金旅游带上,拥有与夏威夷、加勒比海相媲美的世界顶级旅游资源。是中国最美十大海岛、唯一的海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获评2023年春节假期十大热门景区之首,以及抖音用户最想去的十大景点。全岛东、西、北三面为沙滩,南部以火山地质遗迹、火山岩海蚀地貌景观为主。

鄂台青年共植友谊树

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潘文升表示:“保龄球是一项独具魅力、风靡世界的运动项目,具有极强的观赏性与独特的艺术性,中国首位保龄球世界女子冠军杨穗玲就来自广东佛山。此次中国保龄球巡回赛落户佛山禅城,为全国保龄球爱好者打造了一个优秀的交流竞技平台。”

(新春见闻)正月三林绕龙灯 古镇非遗“点亮”元宵佳节

针对未成年人权益全面保护不够的问题,做实刑事、民事、行政一体保护。涉少刑事案件,根源无不在于家庭、在于学校、在于社会,初期多以涉少民事纠纷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有的机动车交通事故造成孩子失去父亲、母亲,成为单亲家庭或者孤儿,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或者成为困境儿童,在案件办理过程中要做好心理评估干预、加强司法救助等工作;变更抚养纠纷往往伴随探视的不顺畅,甚至出现抢夺、藏匿孩子的情况,会导致对孩子的二次伤害,要加强社会调查、家庭教育指导等工作,比如,在一起变更抚养关系的家事案件中,父母双方离婚,抚养孩子的一方因工作原因,在未征得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带孩子迁居至外埠生活,双方矛盾激烈,就孩子抚养问题诉至法院。法院没有轻易下裁判,而是多方做工作,最终促成最有利于孩子的方案:双方分段共同抚养、共尽义务、共担探视成本、递进抚养费用,一揽子解决了异地抚养等问题,不仅化解了父母矛盾,更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了条件;离婚案件往往伴随激烈的家庭矛盾,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需要开展社会调查、对父母双方开展家庭教育,对孩子进行心理干预,协调学校关注孩子的成长,等等。为进一步做实、做细、做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2023年5月,最高法院党组经认真研究,决定将研究室、刑一庭、民一庭共同组成、分工负责的最高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整合为“少年审判工作办公室”,依托民一庭开展工作,统一负责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工作的监督指导,目的就是要实现涉未成年人案件刑事、民事、行政“三审合一”,审判人员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过程中,要同时关注民事、行政权益维护、刑事犯罪预防和惩治以及公共利益维护等。“三审合一”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全面保护、及时保护,做实“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一方面,通过“穿透式”审判,及时发现相关“问题”和线索,及时解决甚至一揽子解决问题,避免问题拖大,努力把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伤害降到最低;另一方面,把所有问题放在一起通盘考虑,可有效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弊端,有利于对案件的全面把握和公正处理。4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涉及未成年子女的离婚案件中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对有未成年子女的当事人要进行提示,提示他们要关心关爱未成年子女,关注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要从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妥善处理抚养、探望、财产等事宜;同时提示当事人如果不关心关爱未成年子女,不履行监护责任可能带来的后果。目的就是想通过司法保护助推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敦促父母履行监护职责,将父母离婚对子女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防止未成年人因缺失父母关爱而违法犯罪,将防治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关口前移。在人民法院设立少年家事审判机构,做实刑事、民事、行政一体保护,助推司法保护与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和政府保护有机融合,这项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抓前端、治未病”的重要制度建设,十分必要、重在推动落实。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